走进228街坊的小酒馆,品一杯生活的滋味 | 界面 · 财经号
近日,在新出炉的第四批上海市民“家门口的好去处”名单里,长白228街坊榜上有名。蝶变归来的长白228街坊,成为周边居民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的重要补给地、社区品质生活的打卡聚集地。
这里,不仅在外貌上最大程度还原了工人新村曾经辉煌的风貌,更是让杨浦的老爷叔们找回了自己的精神家园。
每到夜幕降临,杨浦爷叔们总是习惯性多走几步路,来到长白228街坊逛逛坐坐。在靠近敦化路的商铺,一家名叫“优布劳”的酒馆门前,座椅随意排开,居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,就着酒杯探讨人生。酒好喝,气氛松快,借着那一份阑珊之意,浅浅品尝生活的美好滋味。
透过盛满晶莹的杯子,可以看出一个怎样的世界?
1999年,上海一位文学少年,在作文比赛中就着一杯水,写下一篇《杯中窥人》,成为以小见大的范例。人生百态,尽在杯中。
两年后,与他同龄的江春雷来到上海读大学,周末随父母住在长白新村,感受工人新村的微观世界。当时的他完全没有想到,人到中年时,会在这里开一家酒馆,听爷叔们对着酒杯感怀人生。
酒馆不大,一个吧台对着几套桌椅。冰柜里摆着酒和饮料,架子上还有一些下酒零食。暖色调的灯光点亮室内,墙上的电视播放着《乐队的夏天》。有球赛的时候,爷叔们会聚过来看。江春雷就陪他们一起,给他们整点下酒菜。
来喝酒的爷叔,多数住在附近,也有“远道而来”的——几天前的晚上,记者就遇到从鞍山新村、市光新村赶来会友的两位爷叔。“杨浦很大的!鞍山新村靠近虹口,市光新村在杨浦北面,到这里也要好几公里。” 鞍山新村的爷叔说。
“上海夜生活丰富的地方,市中心有新天地、衡山路,但是有点远。阿拉杨浦人也需要夜生活。”另一位补充。在爷叔们看来,长白228街坊的诞生,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。小酒馆的出现,让爷叔们饭后有了“坐一歇”的地方。即便有遛娃任务,也可以让娃和小伙伴尽情在中央草坪上奔跑,自己在酒馆门口小酌,时不时往草坪上瞄一眼。
老爷叔的酒杯里,藏着怎样的人生故事?
端起酒杯,谈兴渐浓,他们就会叫江春雷坐下来一起聊天,40出头的江春雷属于“后生”。他们愿意给“后生”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,以便让他更透彻地了解杨浦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长白228街坊建成之初,住在里面的都是产业工人。如今来喝酒的人里,对这里最有感情的那一拨,就是从杨浦工厂里走出来的爷叔们。百年前,杨浦滨江孕育了近代中国第一批民族工业。直到现在,走在那里,还能看到连线成片的工业遗存。爷叔们有空的时候,就过去看看,回来给江春雷讲:
“我以前啊,和全国劳模黄宝妹一个厂的,国棉十七厂,电影拍过的。”
“阿拉杨树浦水厂,英国设计师设计的,看起来像座城堡。现在是上海自来水科技馆。”
“阿拉厂叫上海制皂厂,今年正好100岁,跑过去都不认得了,变成了皂梦空间。里面像个花园,可以喝咖啡、看展览,满有劲的。”
在工厂上班的爷叔们,很多人曾经住过“两万户”,熟悉长白228街坊的历史。1952年5月,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,可供2万户家庭居住,“两万户“因此得名。228街坊就是第一批完成的“两万户”工人新村。
酒过三巡,爷叔们会问江春雷:“侬在这里开店,觉得这个地方怎样?”
江春雷就笑了。眼前浮现出二十年前住在长白新村的样子。老公房,地板都是木头的,走上去咯吱咯吱响。楼道间比较狭窄,里面堆着邻居家的煤气灶,还有一些闲置家具。“邻里之间,磕磕碰碰会有,但关系还是亲密。下雨了,谁家衣服没人收,孩子放学没人接,只要一个电话,都会有人帮忙。”
他怀念这种烟火气,“小时候,在老家,我端个饭碗,东家吃两口,西家吃两口,就已经饱了。没想到,在上海的新村里,还能过上这种生活。邻居们做了好菜,包了馄饨,总要送一点给我们尝尝。”
江春雷住过的老房子,旧改中拆掉了。今年4月,228街坊开业,他特地跑过来看看,想找回“老房子的味道”。最后意外地选择在这里开店,也是为了重温“当年的气息”。
小小酒馆里,江春雷是店主,老爷叔是顾客。但江春雷的孩子和老爷叔“遛”的孙辈,却在草坪上玩到了一起。“228街坊开业后,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小孩子过来‘放电’,玩滑板车,一起做游戏。我女儿是个社牛,跟这边的小朋友很玩得来,所以经常有小朋友来我店里问,你女儿来了吗?”
这个时候,爷叔们就要和“后生”江春雷一起感慨,孩子们平时读书,周末上课外班,不怎么和邻居来往,对社区没啥感觉。“还是这里好,能让小囡聚到一起,新朋友变成老朋友,哥哥姐姐还会带着弟弟妹妹做作业。弟弟妹妹不懂,问哥哥姐姐就好了。”
孩子们互相照应,江春雷则陪着老爷叔,观察他们的喜好。“我以前是做工程的,现在创业,就是想把酒馆做成一家精酿啤酒的社区店。精酿啤酒是一种区别于工业啤酒的口粮酒,上海的爷叔阿姨很潮,对精酿酒文化比较认同。但在热门地段,一杯精酿啤酒可能要六七十块钱,他们觉得不实惠。在我们这边,六十块钱可以买到1.5升精酿啤酒,相当于整整三瓶。”
比起坐在店里独酌,爷叔们更喜欢聚在门口畅饮。一个小方桌,边上围一圈椅子,带两个炒菜,弄两瓶冰啤酒,边喝边聊,就像以前在“两万户”的弄堂里吃晚餐。
每天晚上6点半到9点,是酒馆生意最好的时候。啤酒的种类很多,爷叔们根据各自喜好挑选。爱喝黄酒的爷叔,喜欢层次丰富的浓郁味道,首选比利时白啤风格的“重机小麦”。有的爷叔跑完步、打完球过来,出了一声汗,就来一瓶清爽的“骑士小麦”“机车小麦”。陪爷叔一起来的阿姨,会选荔枝海盐、霸气车厘子口味的果酒,酒精含量不多。对精酿有研究的爷叔,对于风格突出的“船长60海里”“水手皮尔森”更为偏爱。
“来这里喝酒的,其实也不都是爷叔,男女比例大约是六比四。有个退休阿姨跟我讲,她就想要更多的人生体验,每次来这里,她都选择不同口味的酒,就像感受不同的人生滋味。”江春雷笑着说。
文字:沈莹 何雅君(新闻晨报记者)
图片:何雅君 陈征(新闻晨报记者)
编辑:文茜婷
*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